当前位置: 首页 内容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何联系

由于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不足,思政课教育陷于边缘化、空泛化。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需要从思政课程单一的表现形式转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体系,这也就意味这要将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和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相结合。

但是,在两者相结合的同时,为了满足思政工作发展需要以及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蕴含的隐性思政内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构建高校思政教育隐性阵地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是必然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课程思政满足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需要,还因为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发隐性思政教育的必然以及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就要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尤其是课程思政。那么课程思政是什么呢?这分别可以从发展维度、理论维度、实维度这三方面来看。

发展维度看,是对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深化和拓展。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理论维度看,是对教育理念的发展。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

作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实现价

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

实践维度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增开一门课,更不是课程“去

旦知识化”,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加强教学管理等手

段,挖据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最终,不管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为了思政教育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任务与目标。不管是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还是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二者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才是构建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的大框架 ,构成360度的德育教育大熔炉的最佳选择。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