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内容

做好中国文化融合,让思政教育更好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教育属性决定了其需奖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发扬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其应有的文化阵地作用。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条“巨龙”觉醒,并注入新时期的文化内涵,使传统文化成为在抵御西方文化入侵有力武器,进而提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要坚持以时代发展导向,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政教育。

教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头羊,只有教师引起高度重视,做到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的立德树人。

学校要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组织教师参与学习新的理论成果和精神会议,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和完善指导思想。定期开展教学部署和研讨,吸收优秀中华文化,剔除糟粕,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在意识形态把控、教学技术应用、教学规范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严格要求,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贯穿到老师、同学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素质高、技术精、能力强的人才。

疫情期间,更要引导学生适应这个时期的特殊性,推动线上教育。充分利用腾讯会议、职教云、MOOC慕课等教学平台和直播、大数据、虚拟仿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抗议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去,可以结合防控真实事件,从战“疫”最前线无数逆行的“白衣战士”,到工作在防疫一线的普通民众,用好战“疫”中的育人素材。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精神情感现状。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疫情,爱自己、爱他人、爱家、爱国、爱党、弘扬中国精神。可以依托问卷、线上讲座等形式,多角度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优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奋斗中发挥自己的担当精神,谱写自己的人生历程。

走出课堂的思政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中国文化和思政元素的结合中,需要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传承。

学校注重思政育人实效,开展关于中国精神的学习研讨、理论宣讲等。学校、老师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思政课。例如组织大家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博物馆、到红色基地去学习、到文化深厚的村庄去等等,在感官、视觉、感情上给予学生冲击。也可以电话连线,直播等方式,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培育学生以国为傲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校的文化类社团要发挥作用。进行诗歌创作、红色诗会表演、红歌歌曲比赛等等,不定时在校园内粘贴、宣传与中国文化和思政内容相关的海报、图画等,还可以开通《XX晚报》、公众号等。打造线上育人阵地,传播中国精神。

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思政教育不仅是这一门学科的任务,更是贯穿每一门学科的,延展到课外的,联系理论与现实、过去与现在、趣味与感悟、不同学科同和的思政课。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