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科 本科政策专栏 内容

课堂教学革新,如何教的更“广”更“远”?

如今在大学,经常会出现逃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思政类课程,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逃课率呢?经过调查,有些学生是这样回复的:“平时看看书,考试前老师都会总结考点重点,不挂科就好了,课随便上上就行了”。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学生学习上的功利追求外,直接反映了某些课堂教学存在严重弊端:讲课背讲稿,考试考记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

一、教什么?


小学教品德,中学教分数,大学教知识,这好像是中国教育一直以来的教学规律,教学中教材是载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每天的教学就是一个知识灌输,“投喂”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教出创新型人才吗?显然不能,只会让学生变成知识奴隶。

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有人曾撰文批评台湾地区的教育“把学生教傻了”。台湾的教授、家长和学生都抱怨“在台湾,谁上过学,他就学会了不提问题,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想象力和判断力停滞不前”。的确,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盲目服从、迷信权威的思维模式。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东西,丧失创造的欲望和能力。那课堂教学究竟要教什么?这里有两个概念,课堂的“实然性”和“应然性”。

课堂的“实然性”在课堂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存在,而课堂的“应然性”则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是离不开知识传授,但知识传授并不能完全解决培养人的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出、分析、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交流与表达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等。为达到这种教学目的,课堂教学除了讲授外,还应包括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方式。要达到这种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都要转变角色,教师要以“台上独角”转变为“场外指导”,学生要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


二、怎么教?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活动中,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教师树立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


二、学生学习主动化

学生学习的主动化,表现为课堂教学上,改变原有的学生静听的状态与面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上能逐步得到发掘与体现,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对话、交往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改变态度。无论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学生主动发展,还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都需要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真正实现下移,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三、师生互动有效化

师生互动越来越注重凸显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呈现出多维、积极等一系列特点,那种为互动而互动,或者仅仅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忽略互动效果的现象日益得到消除。教学总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总是要追求一定教学效率的, 即使再强调人本,再注重人文,再反对工具理性,也不能完全改变教学与特定目标相联这样的基本事实与道理。就此而言,师生的互动也应该高度关注效用,教师在设计互动时,要思考这样的互动有没有安排的必要,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效用应该如何评估或检测,互动中有可能出现哪些非预期的事件,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等。要从效率、效果、效益的角度来设计与实施互动。


四、教学过程动态化

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非预期变化,调整后续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进程,以便更优地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程对互动的关注、对过程的强调、对探究的重视,都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的确,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互动的范围与深度大了,课堂也就变得鲜活了,变化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兵不动,仍然是用备课时的教案设计来框定课堂上的行为的话,那么,即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了学科知识的传递,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态度的统一了。教学需要有预设,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中小学教学承载的使命、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教师评价考核的运行机制、家长对教学的关注与期望等诸方面的因素,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指向一定目标的达成。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正确分析学情教情,进行教学设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问题是。有了预设,有了设计,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是不是就需要照此办理,不再调整了。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与必要,已经充分认识过程自身的重要价值,那么,也就相应地需要在预设与生成、设计与实施之间铺设起桥梁,不惟预设"马头是瞻”,不依设计定教学进程。


五、教学内容结构化

教学内容建立起结构性的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新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寻找关联,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内容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是依托内容。虽然课程改革大大拓展了原有课程的含义,但课程的核心仍然是内容,关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内容为中心,辐射至教学活动乃至学校改革的其他方面。



六、教学评价多样化

教学评价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运用评价这一杠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学习行为,通过多样化评价手段、标准等的应用,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获、有所得。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手段运用得当,可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一步 步走向优异和卓越;反之,评价手段运用不当,则会压制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动机,弱化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使得学生有可能逐渐拒斥课堂参与。


总之,课堂教学革新要转变“句号式”课堂教学为“问号式”。要改变课堂教学只注重“teaching”不注重“learning”的状况;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为“学者”;要使学生摆脱“只听不思、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状况;要使学生在创造性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洞察能力、评价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学风等方面也得到训练与提升。课堂是学校中最细小的细胞,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但正是这个细胞和单位承载和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希望。如果课堂没有变化,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没有调整,素质教育就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也就无法落实。在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外部条件逐渐具备的情况下,将关注点转向课堂是必要的。

其他 甄选模板
赚钱
投稿
客服
QQ扫码/ 点击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寻求
合作
微信扫码咨询
写作